一道都不能少之“大年”与“小年”

 

    1994年的那个冬天,漫山遍野的苹果树在寒风中“颤抖”。村民杨海伟站在自家苹果园里,心里却是热乎乎的。他和哥哥杨海申与村里签订了合同,承包了9亩果园,一共有582棵苹果树。他想,只要自己辛勤劳动,就一定能有好收成,能过上好日子。
   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,阳光融化了积雪,春风吹绿了小草,苹果花儿开了,一簇簇,一串串。蜜蜂在花间飞舞,小鸟在村头歌唱。杨海伟兄弟二人在果园里辛勤劳作。春去秋来,红红的苹果挂满了枝头,压弯了树梢。这一年,杨海伟的苹果园喜获丰收,让哥俩的腰包鼓了起来。
    到了1996年,杨海伟还是浇了那么多次水,施了那么多的肥,树还是长得那么旺盛,可春天开的花却少了,秋季结的果更少了。9亩果园收获苹果5000多公斤,比上年少了2万公斤,交了承包费,还赔了化肥、浇水和工夫钱。杨海伟纳闷了:为啥苹果树去年收的多,今年收的少?村里的老人告诉他:“咱村老辈儿就是这样,苹果树头一年挂果多了,第二年挂果就少了,第三年就又多了,这叫苹果的‘大年’和‘小年’。”杨海伟问了其他承包户,和他的情况差不多。
    杨海伟把希望寄托在1997年,因为这年应该是苹果树的“大年”。可这一年,杨海伟的苹果树虽然开了很多花,但由于闹虫灾,几乎绝收。这下,杨海申沉不住气了,说什么也不种苹果树了,多少人劝也不管用,最后把9亩果园推给杨海伟一个人。“哥哥不比弟弟精。”杨海伟的媳妇也不同意他承包果园。要强的杨海伟不信这个邪,继续承包那9亩果园,决心干出个名堂来。
    这年冬天,河北农大来了一位教授,指导果农对苹果树进行冬季修剪。杨海伟从教授那里学到了不少苹果树栽培管理技术,明白了苹果树为什么要冬季修剪的道理。原来,苹果树一遇“大年”,树体消耗养分太大,花芽分化晚,而且数量少,质量差,直接影响了第二年的产量,形成了“小年”。在专家的指导下,杨海伟将承包的9亩果园全部进行了修剪。1998年,杨海伟的苹果园喜获丰收。他用卖苹果的钱,购置了摩托车、小三马、洗衣机等。那年,媳妇还生了一个大胖丫头,杨海伟真是喜上加喜。
    尝到科学管理果园的甜头,杨海伟越发学习钻研果树的栽培和管理技术。2009年,他报考邢台农校开办的果林专业中专班,2010年又参加了果树技能培训。208名考生中他拔得头筹,不仅拿到了国家农业部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果树管理中级工证书,还获得了村委会发的1000元奖金。经过三年苦读,2012年,他又获得了中专毕业证书。如今的杨海伟,成了岗底村的苹果种植大户。他靠种苹果发了家,致了富,买了小汽车,住上了别墅式二层小洋楼,让一家人过上了美满幸福的小康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