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道都不能少之杨福禄刨树

 

    早春二月,岗底村托么沟里残雪还没有完全消融,呼呼的山风有点刺骨。这天一大早,杨福禄老汉带着儿子来到自家果园。爷儿俩站在地头犹豫了一会儿,然后挥起镐头,开始刨园子里的苹果树。
    在岗底村,老百姓把苹果视为“摇钱树”。杨福禄为啥要刨掉自家的“摇钱树”呢?
    事情是这样的。1995年,岗底村组织果农到外地参观学习苹果密植栽培技术,回来后也比猫画虎地试种10亩,平均每亩种苹果树120棵左右。第二年,村里把这10亩密植苹果树分包给了3户村民。其中,杨福禄承包了3.7亩,共440棵树。转眼到了2002年,苹果开始进入盛果期。杨福禄发现,苹果树虽然长势茂盛,但苹果个头小,着色差,含糖低,口感也不好。由于果树行距、株距小,又是疏散分层形树冠,侧枝相互交叉,像一道篱笆墙,很难进行操作管理。杨福禄请教果树专家,专家说:“当初你没按密植技术去管理,造成树冠密集,现在只有间伐,将行株距由3×2改为3×4。”
    看着已进入盛果期的苹果树,杨福禄实在不忍心刨掉。他心里算了一笔账:按照果树专家的要求,要刨150棵苹果树。树就是钱啊!这个事儿,搁谁头上也疼。头一年,杨福禄拣着那些长势弱、树冠小的苹果树刨了70棵。到了收获的季节,杨福禄发现,凡是间伐后株距大的苹果树,产的苹果个头大、含糖高、色泽好,卖出的价钱也高。虽然苹果树棵数减少了,收入却增加了。摘苹果之后,杨福禄就把剩下的80棵树按要求刨掉了。
    杨福禄刨树的故事,也给岗底村和周围村的果农上了一堂果树栽培管理技术课,使他们明白:苹果树的栽植密度是获得高产、优质的基础。但由于栽培品种、砧木的长势、土壤肥力和修剪方式不同,所采用的行株距也不同。如果密植不合理,就会影响通风透光,带来操作不便,造成果品个头小、质量差等问题。
    今天,合理密植的好处已深深烙印在岗底人的心里,谁的果树密植不合理,都被称之为“外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