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道都不能少——实施富岗苹果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故事

 

“乔治神虫”

1997年的阳春三月,岗底村漫山遍野花红柳绿。盛开的苹果花银装素裹,蜂飞蝶舞。果农杨根柱站在花丛中,心旷神怡,憧憬着金秋的丰收。

  1995年,杨根柱承包了村里400棵苹果树。一家人辛勤劳作,连续两年喜获丰收。这天,阳光灿烂,春风宜人,正是苹果树授粉的最佳时机。正在仔细观察的杨根柱发现,苹果花上飞来了不少小黑虫,而且越来越多。这些小黑虫专吃花瓣和花蕾。杨根柱着急了,春天没有花,秋天哪有果?他马上下山,背来喷雾器,开始用药物治虫。

  第二天,杨根柱来到果园,检查治虫效果,发现虫子不但没死,反而越治越多。杨根柱一看用药物治不住,就带领全家老少齐上阵,用手捉虫。开始,他把捉住的虫子埋在土里想闷死,没想到第二天虫子又从土里拱了出来,爬到树上继续啃花。埋在土里不行,杨根柱就找来空酒瓶,把捉住的虫子装在瓶子里,再埋入土中。由于虫子太多,空瓶不够用,怎么办?

  杨根柱通过观察发现,这些虫子有个特点:上午头半晌和下午后半晌趴在树枝上不动,一到中午气温高了,才开始吃花。于是,杨根柱就在树下铺上塑料布,用脚跺树,呼啦啦虫子掉在塑料布上,他立即收起塑料布,然后用火把虫子烧掉。

  这种虫子,不仅杨根柱家的果园里有,山坡上、沟底里的苹果树上,也爬满这种害虫。有户果农见虫治不下去,就跑到一百公里之外的隆尧县,找了一个“明眼儿”(巫婆、神汉之类)看看是咋回事儿。“明眼儿”说:“这是神虫,看也没用。”离岗底村20公里处有个神头村,村里有座庙,传说有求必应,十分灵验。于是,有户果农就到庙里烧香磕头求神灵保佑。结果,神灵也没保住苹果树。那一年,杨根柱的400棵苹果树,果子比上一年少收了5000多公斤。

  这一年冬季农闲的时候,该市林业局在岗底村举办果树病虫害防治培训班。杨根柱从技术员那里知道,那种虫子并不是什么“神虫”,学名叫金龟子,每年在苹果、梨、桃等水果的花盛开时出来觅食,专吃花朵。技术员还告诉杨根柱,金龟子是花期主要害虫。而金龟子喜食糖醋味,用糖醋液诱杀金龟子加黑光灯诱杀,效果非常好。

  第二年,又到了苹果花开的季节,杨根柱按照防治金龟子的技术要求,把糖醋液装在罐子里,每隔2530米在苹果树上挂一个,其他果农也纷纷效仿。从那以后,岗底村的苹果再也没有受到金龟子的危害,所谓的“神虫”被治住了。